科室介紹: |
北京301醫院骨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作為最大的骨科?浦行拿嫦蛏鐣邮軄碜匀珖鞯丶昂韧獾囊呻y、危重患者。骨科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齊全,現有床位300余張,2013年門診量超過26萬人次,年手術量逾萬臺;2007年成立北京301醫院第一個“院中院”-北京301醫院骨科?漆t院,形成了以創傷及晚期修復、脊柱外科、關節矯形外科、骨腫瘤及運動醫學5個亞?茷橹攸c研究方向及1個骨科基礎研究所全面發展的模式,鍛造了一支富有戰斗力的學科團隊,為在新形勢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301醫院骨科擁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著名老專家 –已故的陳景云教授、吳之康教授、朱盛修教授為北京301醫院骨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盧世璧院士、張伯勛教授和王繼芳教授作為專家組成員孜孜不倦,堪為楷模,戰斗在醫療保健的第一線。目前骨科名譽主任為王巖教授,現任骨科主任為唐佩福教授,各亞?频膸ь^人為陳繼營教授、張永剛教授、畢文志教授、李眾利教授及張立海教授;現有院士1名,教授(副教授)39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36人,碩士以上人員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的80.3%。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10名,每年培養研究生約40名。 骨科?漆t院以第一完成人單位共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四項,是國內科研單位中唯一單一學科榮獲四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學科,醫療技術及科研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部分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獲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863計劃課題以及省部級課題百余項,基金總額逾億元;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5項,每年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譯)專著39部。 創傷骨科 北京301醫院骨科創傷專業組同骨科同年成立,是骨科歷史最長的專業組,也是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學科專業組。近年來,創傷專業組繼承和發揚了老一輩總醫院骨科人的優良傳統,結合自身實際,立足常見創傷救治,重點攻關重度多發傷、高能量交通傷及老年髖周骨折救治等領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并逐漸形成了自身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在國際率先研究、開發了髖臼后壁、后柱“鎖定-角度-解剖型鈦板”,并應用于臨床。 該項研究目前在國際處于領先行列,其基礎內容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發表3篇SCI收錄論文。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產品注冊證3項。 2、在國內率先研究和開發同種異體神經修復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骨科開發研究的殼聚糖神經修復導管系列產品,具有防粘連效果,目前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這是國內最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臨床實驗的神經修復導管產品,在國內處于領先行列。相關研究成果在SCI收錄5.399的雜志上發表。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項目資助。 3、在國內率先開展遠程指導的智能導航手術和骨科機器人手術系統 該項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相關研究獲得和1項國家支撐課題的資助,相關操作系統和多功能手術復位床已經完成,已經先后進行了磨具實驗和動物實驗,現在正在進行尸體標本實驗。 4、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小切口,微創治療骨折的系列臨床研究 創傷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骨折微創治療的系列研究。微創經皮鋼板置入技術治療四肢骨折,在國內開展最早,手術數量最多。其中肱骨干骨折的MIPPO技術,曾在國際會議上交流,得到國外專家的認可。 5、復雜難治性骨髓炎和骨缺損的骨搬移綜合治療技術 創傷外科將骨搬移技術應用于感染性骨不連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并且對其修復的機理進行了系統的實驗室研究。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以脊柱畸形、脊柱腫瘤、脊柱微創為鮮明特色,擁有2個病區,67張床位,人員14名,其中13名均為博士學位,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8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4名。 在脊柱畸形矯正方面,王巖教授創新新地提出了脊柱截骨的VCD技術,對治療嚴重脊柱畸形發揮了重要作用,治療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醫治了大量病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益;張永剛教授創新性地發展了強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矯形角度的計算方法,使得截骨角度的獲得達到了精確的程度,進一步提高了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矯正的手術效果,大大提高了病人術后的生活質量,使得該項治療獲得了極大地飛躍。 在脊柱微創方面,張西峰副教授開展了腔鏡下各種脊柱疾病的治療,如脊柱結核、退行性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病變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廣大病人所接受;毛克亞副教授近年來開展了通道下脊柱微創手術治療,創傷小、效果好,所著論文二次獲得中華外科雜志優秀中青年論文一等獎,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好評與肯定。北京301醫院脊柱外科正在形成另一個鮮明的特色。 在脊柱腫瘤方面,開展了惡性腫瘤的綜合性治療,能夠順利完成腫瘤組織單一后路全部切除,如肖嵩華主任醫師、陸寧副教授圓滿完成三椎體腫瘤的完整切除,標志著北京301醫院脊柱外科在脊柱腫瘤治療方面已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關節外科 北京301醫院骨科是國內最早開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單位,已成為全國公認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心;早在70年代初即在國內首先開始了人工關節的設計及實驗研究,并成功地應用于臨床。80年代初由盧世璧院士設計及研制的第一代國產人工關節治療了大量患者,在全國上百家醫院推廣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并于198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我國的骨科事業做出了極大貢獻。由王巖教授研制并設計的第二代國產人工關節已獲得國家正式注冊,并已在全國200余家醫院臨床應用近萬例,達到國際同類水平。 北京301醫院骨科也是國內最早引進進口人工關節的單位,并與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的臨床及研發專家廣泛合作,在這一領域的發展與國際同步。到目前為止骨科已累計完成各種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幾萬例,術后20年以上隨訪優良率達90%以上,最長隨訪病例達30年之久,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質和量均為國內之最;開展多關節同時置換手術千余例,為目前國際上的最大宗報道;北京301醫院完成的世界上首例四大關節(雙膝、雙髖)同時置換手術及百余例三大關節同時置換手術,標志著我國多關節同時置換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北京301醫院骨科也是全國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中心,為不同階段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分別制定了相對應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在國內外創新采用髖關節鏡下微創鉆孔減壓+滑膜切除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帶旋髂深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治療中期股骨頭壞死,記憶金屬網球植入壞死塌陷的股骨頭、及股骨頭楔型模塊修復中晚期塌陷的股骨頭等系列創新手術。由王巖教授牽頭完成的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系列創新及臨床應用獲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在骨科因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而進行的初次髖、膝關節置換每年約3000臺左右。同時針對各種嚴重髖、膝關節畸形(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髖臼發育不良,化膿性關節炎及髖、膝關節結核后遺癥等),骨科已建立了一套標準化規范化的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另外在人工關節方面的另一大特長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感染或失敗后的人工關節翻修術,并已成為全國公認的人工關節翻修中心,F今人工關節翻修在技術上、數量上均居國家首位。 骨科在臨床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同時,首創引領國內關節置換繼續教育的品牌學習班,從而帶動地方醫院水平的提升;并且于2011年牽頭建立國家關節置換登記注冊中心,將隨訪資料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使得醫生能夠更加迅速高效的獲取既往病史信息,造福于廣大患者。 關節鏡運動醫學 運動醫學中心是總醫院骨科的又一發展迅速的?。自建科十幾年來,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肩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SLAP損傷、鈣化性岡上肌腱炎、肩峰撞擊征等手術,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及多發韌帶損傷等關節鏡下重建手術,髖關節鏡下手術等。與此同時,完善了肘、腕、踝等四肢小關節鏡下手術,總結出了許多諸如肌腱結、同種異體骨錨釘等獨具特色的新型手術技術,成為國內關節鏡開展種類最齊全的科室。并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將關節鏡技術應用于關節外骨科疾病的診療,在國際上首先開展并報道了關節鏡治療注射性臀肌攣縮癥,在肌性斜頸、腕管綜合征、髕骨半脫位、腘窩囊腫網球肘、跟腱末端病、髕腱炎、拇外翻等疾病的治療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關節軟骨修復、骨關節炎機理及治療,沖擊波的作用機理等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注重關節疾病的微創治療和階梯治療,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膝人工單髁等部分關節置換,同時開展了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中期的微創綜合治療。作為骨科運動醫學,骨科在人工關節置換等方面也具有優勢;晚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骨科常見病和疑難病癥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結合關節鏡技術在骨性關節炎序貫性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06年被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授予 “運動醫學與關節鏡繼續教育基地”,2007年被國家衛生部授予首批“關節鏡培訓基地”。目前骨科擁有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人;展開床位35張,數字化關節鏡手術室 2間。年門診量超過2萬人,手術量達1500多例。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主編、主譯、參編多部有影響力的骨科專著。發表科研論文270多篇。 骨腫瘤外科 骨腫瘤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肢體及骨盆腫瘤根治性切除后特制假體功能重建術,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同時以核磁共振為依據,結合近代腫瘤學發展趨勢,總結出一整套骨腫瘤綜合治療手段,根據腫瘤的惡性程度及腫瘤分期分別采用新輔助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等先進技術,使惡性骨腫瘤患者術后的生存率得到大大提高?剖议_展放射性粒子置入手術,最大限度的為保肢手術提供可能;目前惡性骨腫瘤的保肢率達90%以上,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達70%以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惡性骨腫瘤術后最長隨訪病例達20年以上;在脊柱腫瘤治療方面,為國際上最早開展脊柱原發腫瘤及轉移瘤椎體整體大塊切除及脊柱功能重建手術的醫院之一,使本已癱瘓的腫瘤患者重新站起來恢復戰勝病魔的信心!骨腫瘤科對于各類型軟組織源性腫瘤、包括特殊部位腫瘤的根治治療都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已成為國內主要的骨腫瘤診斷治療中心。 骨科康復病區 北京301醫院骨科康復病區是針對骨科四肢、脊柱、關節韌帶損傷治療的專用病區,是在全國著名骨科專家盧世璧院士、著名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專家于長隆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全國著名骨科教授唐佩福為學科帶頭人,以國家科技部“十二五”首席專家郭全義主任醫師、國家科技部“973”課題負責人彭江副研究員等親自參加臨床工作的集手術、康復、生物治療為一體的綜合病區。骨科康復病區擁有國際上領先的康復設備,患者的治療方案由骨科醫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共同參與并實施。骨科康復病區的工作具有兩大優勢:第一優勢為針對疑難骨科疾患,如關節軟骨損傷、股骨頭壞死、周圍神經損傷,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治療技術開展治療;第二方面為針對不愿意接受手術的患者或骨科手術前后的患者開展專業的康復治療。具體業務特色表現在: 關節軟骨損傷的生物治療:用患者自體細胞培養關節軟骨組織,移植于損傷的軟骨區,達到軟骨的再生修復,本生物治療技術屬于國際上關節軟骨損傷生物修復技術的第四代技術,也是國內唯一能開展本技術治療的醫院或科室。 股骨頭壞死的生物治療:用患者的細胞復合阻止股骨頭壞死的藥物和材料進行治療,目的是打破股骨頭壞死的發展,加快壞死股骨頭的修復,達到保護或恢復股骨頭功能的治療。 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的生物治療:利用仿生的神經修復材料復合自體細胞,橋接損傷的神經,并予以個體化的康復治療達到損傷神經的修復。 針對脊柱、四肢骨關節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如: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周炎、肱骨內外上髁炎、韌帶半月板等損傷的非手術治療;骨折內固定或軟組織修復術后關節功能受限的康復治療;頸、肩、腰、腿、關節痛等慢性病的自體細胞生物治療和康復治療。 骨科基礎研究 北京301醫院骨科研究所是骨科研究所、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是骨科領域最早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專業學科點之一,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和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也是國內重要的、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組織工程研究與應用基地之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細胞學實驗室、生物力學實驗室、顯微CT實驗室、GLP實驗室、病理學實驗室、動物手術及顯微外科實驗室、生物材料研究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資料室、圖像采集與分析實驗室、四肢骨關節核磁室及骨組織庫等十多個實驗室。擁有活體小動物MicroCT,MTS生物力學實驗機,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系統,高精度生物材料試驗機和生物反應器系統,便攜式肌電圖儀,不脫鈣切片機等大型高精密儀器,科研設備總值3000萬元。 北京301醫院骨科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20名,高職9人,中職7人,初職4人。其中博士8人,碩士4人,本科8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人,近五年培養博碩士研究生47人。北京301醫院骨科研究所始終堅持“科研問題源自臨床,科研成果服務臨床”的宗旨,努力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合作,充分發揮臨床應用與基礎研究相結合、醫學與工程相結合的優勢,展開了以創傷修復為重點,兼顧發展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骨腫瘤等方向的系列研究。研究方向包括:①創傷救治關鍵技術和器材研究;②組織移植、組織工程學研究;③醫用生物材料研究;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在人工關節、神經損傷的修復、創傷救治、骨軟骨組織工程、骨腫瘤的治療、醫用生物材料、股骨頭缺血壞死、顯微外科等多方面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獲得多項國家重要獎項。 在戰創傷研究方面重點研究骨、軟骨組織及神經、血管組織的修復。在組織工程研究方面主要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自體軟骨細胞為種子細胞,天然生物源性支架材料為基礎的軟骨組織工程。在神經損傷修復中研究脫細胞異體神經修復速率,提高神經修復的對接率,全面改進周圍神經修復的現狀。在腫瘤研究中重點發展腫瘤的生物治療,研究熱休克蛋白多肽疫苗用于腫瘤的免疫治療。同時開展基于組織工程技術防治股骨頭壞死塌陷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上科研成果已在臨床展開應用,均獲得了滿意療效。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繼承在記憶合金研制方面的優勢,主要研究提高記憶合金的生物安全性。 |
網上問診: | 本科室可網上問診大夫69名 向本科室大夫問診 |
免費轉診: |
本科室開通轉診服務的大夫5名
預約本科室大夫免費轉診
已成功轉診患者18241人次 |
電話問診: | 本科室可直接通話大夫37名 預約與本科室大夫通話 |
患者推薦(根據患者投票推薦)
診后服務星(根據醫生經驗推薦)
姓名 | 患者推薦熱度(2年內得票) | 出診時間 | 聯系大夫 |
![]() 主任醫師 教授 |
骨腫瘤(8票) 骨肉瘤(4票) 骨巨細胞瘤(2票) 軟組織腫瘤(2票)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人工關節置換術(4票) 髖關節脫位(1票) 股骨頭壞死(1票)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脊柱側彎(1票)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人工關節置換術(251票) 股骨頭壞死(46票) 關節炎(18票)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12票)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骨折(144票) 踝部扭傷(26票) 骨不連(22票) 足部骨折(16票) |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腰椎間盤突出(64票) 腰椎管狹窄(58票) 頸椎。56票) 脊柱側彎(21票) |
|
![]() ![]() |
![]() 主任醫師 副教授 |
腰椎間盤突出(139票) 腰椎管狹窄(24票) 頸椎。10票) 腰痛(8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膝關節損傷(73票) 髖關節撞擊癥(43票) 髖關節盂唇損傷(30票) 滑膜炎(7票) |
|
|
![]() 副主任醫師 |
人工關節置換術(79票) 關節炎(18票) 膝關節損傷(15票) 先天性膝關節畸形(2票) |
|
![]() ![]() ![]() |
![]() 副主任醫師 |
腰椎間盤突出(57票) 頸椎。41票) 腰椎管狹窄(34票) 脊柱側彎(14票)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骨腫瘤(31票) 脊柱腫瘤(19票) 骨肉瘤(17票) 骨轉移癌(13票) |
|
![]() |
![]() 副主任醫師 講師 |
腰椎管狹窄(32票) 腰椎間盤突出(29票) 頸椎。21票) 脊柱側彎(10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骨折(45票) 脊柱骨折(9票) 足部骨折(8票) 人工關節置換術(5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人工關節置換術(17票) 膝關節損傷(7票) 股骨頭壞死(5票) 髖關節脫位(2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股骨頭壞死(30票) 膝關節損傷(6票) 人工關節置換術(5票) 骨折(1票) |
|
|
![]() 副主任醫師 |
骨折(9票) 膝關節損傷(5票) 足部骨折(5票) 脊柱骨折(2票) |
|
![]() ![]() ![]() |
![]() 主治醫師 |
腰椎間盤突出(38票) 骨折(4票) 肩關節損傷(1票) |
|
![]() |
![]() 主任醫師 副教授 |
頸椎。11票) 腰椎間盤突出(7票) 腰椎管狹窄(4票) 椎管內腫瘤(2票) |
|
|
![]() 副主任醫師 講師 |
骨腫瘤(8票) 骨轉移癌(5票) 骨囊腫(3票) 軟組織腫瘤(3票)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腰椎間盤突出(21票) 腰椎管狹窄(4票) 腰部疾。1票) 腰痛(1票)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頸椎。2票) 腰椎管狹窄(2票) 腰椎間盤突出(1票) 股骨頭壞死(1票) |
|
|
![]() 主治醫師 |
膝關節損傷(5票) 踝部扭傷(4票) 股骨頭壞死(4票) 足部骨折(2票)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人工關節置換術(6票) 關節炎(1票) 膝關節損傷(1票) |
|
|
免費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