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
天津腫瘤醫院乳腺科分為乳腺腫瘤一科、乳腺腫瘤二科、乳腺腫瘤三科、乳房再造科。
乳腺腫瘤一科 1971年天津腫瘤醫院乳腺腫瘤科成立,后發展成為擁有全國病例數最多的乳腺?。隨著臨床工作分工的需要和醫療改革的深入,在原有基礎上分別建立了乳腺三個科。乳腺腫瘤一科成立于1998年,科主任曹旭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0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4名。擁有博碩士學位4名。床位41張。自建科至2003年,每年平均門診量2300人,住院人數720人,手術720臺。 該科有雄厚的臨床技術實力,以外科專業技術嫻熟而享譽國內,擁有國內一流的乳腺腫瘤專業隊伍。每年都有大量全國各地的乳腺腫瘤患者慕名而來,每年完成各種疑難手術病例,如高齡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罕見乳腺腫瘤、轉移性乳腺癌等。該科每年可完成近千臺的乳腺癌根治手術,同時大量推廣保乳手術,并創先開展全國領先的乳房再造、整形技術。包括乳腺癌術后乳房再造、乳頭乳暈再造、縮乳術等,保乳手術的開展,與國際化乳腺癌手術方案接軌。 該科獨立完成或與其他科室、單位合作承擔國家、市級、校級和院級課題7項,并獲得市級、局級成果獎3項。乳腺癌根治后整形,包括I期及II期執行,共完成43例,填補該院及天津市空白。粗針穿刺組織活檢技術,減少了患者術中冰凍的痛苦,并為新輔助化療提供基礎。全科在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25篇,參與編寫論著4部,主編譯《乳腺疾病與臨床基礎》。 從1984年成為碩士點,至今招收天津醫科大學、南開大學醫學院7年制的碩士生14人,畢業7人,在讀7人。每年定期招收全國衛生部舉辦的乳腺學科腫瘤醫師進修班學員,為全國培養高級乳腺科醫師。2003年經衛生部批準,舉辦了“乳腺癌進展”全國繼續教育學習班。 乳腺腫瘤二科 1972年天津腫瘤醫院乳腺腫瘤科成立,后發展成為擁有全國病例數最多的乳腺?。隨著臨床工作分工的需要和醫療改革的深入,在原有基礎上分別建立了乳腺三個科。乳腺腫瘤二科成立于1998年,科主任由顧林擔任,共有專業技術人員9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4名;擁有博士4名,碩士2名。病床位46張。 該科成立以來,平均年手術量達300余例,自2001年連續3年全部完成醫療6項指標,被評為院級全優科室。該科嚴格執行診治規范,多學科會診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積極開展新技術,采用計算機輔助立體定位早期診斷、粗針吸活檢后新輔助化療。前哨淋巴結活檢預測腋淋巴結轉移以及保乳手術,在提高療效的同時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科研工作方面,獨立完成或與其他科室、單位承擔國家、市級、校級和院級課題23項,并獲得市級、局級成果獎5次.每年各地來該院進修乳腺專業的腫瘤醫師6-8名和合格碩士研究生2名。近年又培養博士生2名,積極開展國內和國外間學術交流,科內醫師先后去美國、日本、丹麥、瑞典、韓國等進行考察、交流及參加各種會議,將先進技術及理念與我國具體情況相結合,推動了該科的學術發展,例如保乳手術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化療方案設計的改進等,均明顯加快了推廣和前進的速度。全科在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50余篇,參與編寫數部著作。 乳腺腫瘤三科 天津腫瘤醫院乳腺科正式成立于1972年,最早在全國開展乳腺癌擴大根治術并且隨著乳腺癌早診工作的開展,首先施行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為該術式在全國范圍內的開展打下基礎。隨著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的深入了解,在國內率先開展乳腺癌綜合治療的研究,在臨床乳腺癌的治療中取得明顯的療效,從而奠定了該院乳腺癌研究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同時,科內護士最早開始進行乳腺癌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鍛煉的研究。該科歷經數十年發展,于2003年底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立亞洲乳腺癌防治中心,乳腺一、二、三科共設病床133張,年門診量達25000人次,年收治乳腺癌2000例。乳腺三科在加強自身發展的同時,緊跟國際進展,集原發性乳腺癌早診、臨床治療、病理診斷和基礎研究為一體,成為具有絕對優勢的在全國乳腺癌研究領域的領先和牽頭單位。 一、乳腺中心力量雄厚,診治經驗豐富 乳腺三科于2003年正式成立,張瑾教授任科主任,自組建以來已參照國際標準,對乳腺癌進行了規范化治療。臨床Ⅰ、Ⅱ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分別為94%、83%,十年生存率分別為87%、67%,均居國內領先水平,與國際同期水平同步。共有床位46張,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組成的專家組,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特別是對乳腺癌的診治有獨到之處,不僅治療患者的疾病,更會全面關注、指導患者走向康復。 二、乳腺癌診治新技術、新療法 該科積極開展乳腺癌的規范化診治,由中心實驗室及乳腺病理科提供新技術支持。主要任務是按照循證醫學原則,依據全球范圍內乳腺癌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患者需求對原發性乳腺癌病例開展規范化、個體化治療。1.前哨淋巴結活檢新技術應用 目前,淋巴結癌轉移是全身性治療的絕對適應癥。以往判斷區域淋巴結是否存在癌轉移主要依靠可能造成上肢功能障礙的腋窩淋巴結清掃術,雖對局部治療起作用,但對于淋巴結并未轉移的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則是不必要的過度治療。應用微創的淋巴結活檢最新技術可以用很小的代價判斷腋窩淋巴結是否存在癌轉移,為隨后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重要依據,可免除無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擴大手術及化學療法之苦。目前該科已經完成了此項技術的前期研究,該項新技術準備進入臨床應用。2.應用分子病理學檢查結果,為臨床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 判斷乳腺癌發病風險除采用常規檢查手段外,分子水平指標已開始用于患病風險的評估,蛋白水平指標已可以指導臨床治療。乳腺病理科的任務之一是在傳統的檢查手段以外,提供的分子病理學檢查結果,可以預知不同方案的療效以及患者的預后,為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3.乳腺癌新輔助化療 對于局部晚期以及復發轉移性乳腺癌需要有效的全身性綜合治療,即化放療、內分泌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由于乳腺癌治療方法的多樣性以及乳腺癌個體對治療反應的不確定性,新輔助全身性治療目前是保障全身性治療有效性的可靠方法。該科采用的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已成為常規治療方法,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已經完成的數百例新輔助化療病例中,病理完全緩解(腫瘤全部消失)總體達到30% 。4.乳腺癌保乳手術效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規模臨床研究已證實保乳治療的安全性。在確保治療效果的前提下保留乳房,可以明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病理診斷以及放射治療技術的支持下,該科已經廣泛開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手術治療,目前保乳率為國內領先,局部復發率明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對于因腫瘤較大原本不適于保留乳腺的乳腺癌病例,通過有效地新輔助治療,縮小腫瘤后實現了保留乳房的目標。三、注重應用推廣新技術、新療法,提高我國乳腺癌整體治療水平該科自成立以來,在完成醫療任務的同時,注重科研與教學工作,先后承擔和參加國際和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多項,國際和國內以及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多項,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國家級雜志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參與編著及編譯專著與譯著多部,接受全國腫瘤醫師進修班學員百余名,以示教手術、授課、科研等方面全面培養,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腫瘤外科醫生。 乳房再造科 乳房再造科是國內腫瘤?漆t院中成立的第一個以乳房再造為特色的乳腺腫瘤外科科室?剖以陂_展各種乳腺癌根治性手術、乳腺癌綜合治療的同時依據患者需求開展乳房再造手術。 科室自組建以來參照國際標準對乳腺癌進行規范化治療,開展乳腺癌根治性手術、乳腺癌保乳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等手術以及術后綜合治療,臨床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居國內領先水平,并與國際同期水平同步。 近年來患者對術后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乳腺癌術后乳房再造日益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重視。我科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再造的團隊,在開展乳腺癌治療的同時完成乳房再造手術千余例,患者滿意度達到96%以上。游離皮瓣乳房再造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科乳房再造技術為國際先進水平。我科開展的即刻乳房再造使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標準的乳腺癌根治性手術及規范化治療的同時免于經歷乳房缺失的痛苦;延期乳房再造使已經歷乳腺切除的患者重新恢復乳腺完美曲線,重塑患者信心,真正實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治療模式。 |
網上問診: | 本科室可網上問診大夫25名 向本科室大夫問診 |
免費轉診: |
本科室開通轉診服務的大夫5名
預約本科室大夫免費轉診
已成功轉診患者4836人次 |
電話問診: | 本科室可直接通話大夫16名 預約與本科室大夫通話 |
患者推薦(根據患者投票推薦)
診后服務星(根據醫生經驗推薦)
姓名 | 患者推薦熱度(2年內得票) | 出診時間 | 聯系大夫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22票) 乳房重建術(11票) 乳腺腫瘤(6票) 乳腺疾。4票) |
|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乳腺癌(1票) |
|
![]() |
![]() 主任醫師 |
|
|
|
![]() 副主任醫師 |
乳腺疾。204票) 乳腺癌(194票) 乳腺增生(164票) 乳腺腫瘤(158票) |
|
![]() ![]() ![]() |
![]() 主治醫師 |
乳腺纖維瘤(207票) 乳腺腫瘤(76票) 乳腺疾。40票) 乳腺增生(5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
乳腺癌(67票) 乳腺腫瘤(27票) 乳腺疾。26票) 乳腺增生(19票) |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乳腺癌(47票) 乳腺疾。13票) 乳腺腫瘤(12票) 乳房重建術(7票) |
|
![]() ![]() ![]() |
![]() 住院醫師 |
乳腺癌(68票) 乳腺疾。11票) 乳腺腫瘤(10票) 乳房重建術(7票) |
|
![]() |
![]() 副主任醫師 |
乳腺癌(29票) 乳腺腫瘤(5票) 乳腺疾。1票) |
|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乳腺癌(30票) 乳腺疾。2票) 乳腺纖維瘤(1票) |
|
|
![]()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乳腺癌(11票) 子宮內膜癌(6票) 宮頸癌(4票) 乳腺腫瘤(4票) |
|
![]() ![]() |
![]() 主治醫師 |
乳腺癌(35票) 乳腺腫瘤(4票)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9票) 乳腺疾。1票) 乳腺腫瘤(1票) |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
||
![]() 主任醫師 副教授 |
乳腺癌(1票) |
|
|
主任醫師 教授 |
乳腺癌(2票) 乳腺腫瘤(1票)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2票) 乳腺疾。1票) 乳腺腫瘤(1票) |
|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2票) |
|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4票) 乳腺腫瘤(1票) |
|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癌(1票) |
|
![]() ![]() |
主任醫師 |
乳腺腫瘤(1票) |
|
免費問診